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报名通知 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全国大学生九大赛事之一,等同于电子设计大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2011年5月将举行第二届大学生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吉林省教育厅将在2010年10月17日举行全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竞赛试题见附件2(A题)、附件3(B题),7076银河国际工程训练中心为承办单位。希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即日起开始报名,队数不限,(每支代表队:学生3人,赛前指导教师1至2人)。工程训练中心将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赛前培训工作。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7月15日 报 名 地 点:工程训练中心办公室 联系人:许世英 联系电话:85716551 附件1 省教育厅关于竞赛文件 附件2 全国竞赛试题(A题) 附件3 全省竞赛试题(B题) 长春工业大学教务处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010年6月30日 附件1 通 知 吉教高字〔2010〕9号 关于组织吉林省高校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 综合能力竞赛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通知(教高司函[2009]7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组织吉林省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基于省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将遵循“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的方针,本着“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提升工程素质,竞赛为教学改革引路”的宗旨,面向省内各有关高等院校组织,分省校两级进行。省级竞赛优胜者,将由省组委会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吉林省高校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委托长春工业大学和长春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省高校金工专业委员会协办,并成立“吉林省高校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工作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和专家组。现就有关赛事通知如下: 一、竞赛院校范围及规模 全省开设金工理论课程并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31所普通高等学校及独立学院。每校至少应选派1支学生代表队参赛(每支代表队:学生3人,赛前指导教师1至2人)。 二、竞赛内容 1.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设计说明书及工艺文件; 2.现场加工、检测、装配和答辩。 三、竞赛时间与地点 首届竞赛活动定于2010年10月下旬在长春举行。竞赛分“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两个组同时进行,内容和题目相同。“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组竞赛在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进行,“高职高专院校”组竞赛在长春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 各有关高等学校要对本校学生的参赛活动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并为学生顺利参赛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要通过这次竞赛活动,充分展示我省各高等学校多年来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客观反映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工程训练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有关参赛要求及相关组织安排的具体工作由竞赛组委会另行通知。竞赛秘书处联系人:周照麟 电话:0431-85095128、13844999753 附件:1. 吉林省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2. 全国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章程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主题词:高等学校 工程训练 竞赛 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年4月30日印发 附件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的命题 本届比赛命题主题: 经讨论,本届竞赛命题主题初步定为“无碳车”。即经过准备后,最终在集中比赛现场完成一套符合“无碳车”命题要求的装置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和运行考核,并做出一定程度的工艺成本分析和管理对策分析。 命题:重力势能驱动小车回转避障 1、 设计:设计一种由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方式驱动行走的小车;该小车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前进,并绕开前进道路上的各个障碍(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100mm的圆柱)。 重力势能规定为5焦耳(取g=10m/s2),例如∶可用质量为1Kg的物质,垂直下降0.5m行程来获得。 要求小车仅以由重力势能转换得到的机械能驱动完成前进及转向等动作,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小车上面装载一件外形尺寸为¢80×30 mm的圆柱型钢制质量块作为荷载。要求转向轮最大外径不大于50mm、同时不小于30mm;除转向轮直径参数外,小车的结构、尺寸及材料不限,完全由参赛者确定。参赛者需要提交关于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和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 小车的车体上需制有反映本届竞赛主题的徽标,具体的样式、大小及其做法不限,属于自主创意设计内容,并作为评分点之一。 2、 本校制作:以参赛小组为单位,每组不多于3人。按照预赛阶段的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并制作出除指定零部件之外的全部零件。在比赛现场完成指定零部件加工并组装后进行比赛。参赛时需提供在本校进行的加工制造及组装过程的录像,时间控制在约15分钟。 3、 预赛内容:使用符合命题要求的重力势能,加载按照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图纸所加工完成的、经检验合格的比赛载荷质量块,在硬质水平地面(光滑的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或自流平树脂地面)的指定赛道上进行比赛,小车需按规定绕过各个障碍,行走绕过的障碍越多,评分越高。 4、 预赛得分:以小车的外形设计、徽标设计、回转绕过的障碍数及答辩成绩,根据加权公式,计算最终预赛得分。 5、 集中参赛:携带除转向轮以外所制作并组装完毕的半成品参赛。在集中比赛现场完成小车转向轮和¢80×40 mm的圆柱型钢制质量块的制作,转向轮的制作采用计算机三维造型后,使用FDM(熔丝式)快速成型机制作的方法,加工时间为4小时。¢80×40 mm的圆柱型钢制质量块需按照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图纸要求制作完成,所采用的工装包括普通车床和钳工工具。最终完成小车的组装调试。 6、 质量检测:使用符合命题要求的重力势能,加载按照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图纸所加工完成的、经检验合格的比赛载荷质量块,在硬质水平地面(光滑的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或自流平树脂地面)的指定赛道上进行比赛,小车需按规定绕过各个障碍,行走绕过的障碍越多,评分越高。 7、 答辩:关于本队参赛作品的工艺成本和管理对策相关知识的提问和答辩。 8、 成绩评定:综合工程管理方案、设计方案、加工工艺方案、成本分析方案、小车徽标设计、转向轮加工成本及质量(1、是否符合图纸要求,2、快速成型加工质量)、载荷块的加工成本及质量、小车所回转绕过的障碍数及答辩成绩等得分,根据加权公式,计算最终得分。
附件3 2010年吉林省大学生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B套) 本届比赛命题主题: 交通、安全与环保 本届竞赛命题内容: 完成一套车轮组的设计、加工、检测、组装及方案分析 生产纲领:10套/年 本题目的设计,旨在较充分地体现出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即通过此题目的各个阶段的比赛,考核参赛学生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成本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题目说明 本题目由规定内容(100分)和加分内容(20分)两部分组成,共分十个考核项目,成绩按总分排序。 1、规定内容 如下图所示,要求由参赛学生设计并加工制作出支架、车轮和轮轴,并组装成轮组。
(1)支架 支架由顶板和两个侧立板组成,可以是组合或整体结构,要求牢固、可靠,表面采取防腐处理。材料为碳素钢,牌号自行选定。 支架顶板外形几何形状自定(最大轮廓小于80*80mm),厚度≥8mm,在直径80±0.05mm的圆上均布4个直径8±0.02mm的安装孔。顶面与车体配合安装,要求平整。 侧立板形状自定,厚度≥8 mm,轴孔直径16mm。要求保证轮轴孔到顶面的尺寸58±0.035mm,并在两个侧立板外侧分别雕刻大赛标识和会徽。 (2)车轮 车轮直径80mm,轮缘和轮辐宽16mm,轮毂宽30mm,轴孔直径16mm。为保证与环形橡胶胎配合,轮面成凹型圆弧面,曲率半径为8mm。 车轮两端面开有凸轮槽,用于驱动气泵。两个偏心圆凸轮槽相位相差180度,其他结构相同。凸轮槽升程10mm、深6mm、槽宽12.50+0.05mm,压力角尽可能较小。 要求车轮刚度高、质量轻,且保证轮辐厚度≥4mm;形式自行设计。车轮材料为45#钢,由大赛统一提供Φ85×32mm棒料。 (3)轮轴 轮轴直径16mm,固定方式自定,所需配件自带。轮轴表面采取防腐处理,材料为碳素钢,牌号自行选定。 轮组装配后,车轮绕轮轴能自如回转,且无明显间隙。车轮转动时,轮轴相对支架不动。 (4)大赛会徽 自行设计,并加工在支架的侧立板上。要求体现“本次竞赛主题”或“吉林省高校金工专业委员会”的含义。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5)大赛标识 文字统一为“2010吉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大小及样式自行设计,并加工在支架的侧立板上。作为评分依据之一。 (6)参赛队标识 自行设计,并加工在支架的顶面上。不作为评分依据。 2、加分内容 该部分机构要求在本校加工,在比赛现场与轮组一起组装。 (1)车轮手动简易制动装置 (2)单轮组支撑机构 要求:车轮制动和支撑机构联合手动操作。制动并停立(车轮一点着地,支架顶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机构的两个支撑点控制在以车轮着地点为中心的80*80mm范围内,轮组能承受重物和依次四个方向的风力不倒。解除制动并收起支撑机构时,制动和支撑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位置不影响车轮的行走。机构本体重量轻、尺寸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作为评分依据)。 二、 方案设计阶段(30分) 此阶段的比赛目的,是考察参赛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工艺设计及成本分析知识,对给定的工程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参赛队针对命题所提供的要求,按照生产纲领为单件小批量生产,在各自所在学校里由学生独立完成命题的设计和工艺分析,并按照本大赛组委会发布的格式要求,在本届比赛报到当天向会务组提交所作的结构设计方案、工艺设计方案、成本分析方案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每个方案的字数限制在A4纸5页以内,(电子文档的大小在2M以内),一式两份。 评分要点: 由竞赛评审组对每个参赛队提交的方案进行评阅。此项满分30分,其中结构设计方案10分,工艺设计方案10分,成本分析方案10分。总合每队的3个方案的得分,按从高到低排列名次,起评分15分,各队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得分A = 30-15(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扣分 注:车轮制动和支撑机构部分要在各方案中说明,缺少扣1-6分。 三、在本校加工的零件(15分) 1、支架的外形及加工(3分); 2、轮轴的结构及加工(3分); 3、大赛徽标的创意设计及其加工制作(3分); 4、大赛标识的创意设计及其加工制作(3分); 5、车轮制动与支撑机构创意设计及其加工制作(3分). 比赛要求: 各参赛队提交参赛的支架、轮轴、制动和支撑机构,必须是由参赛学生亲自设计并加工制造完成的。在本届全省比赛报到当天,应向组委会秘书处提交该四部分独立的零件或部件,以及反映参赛作品在本校设计、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所提供的零部件应有清单和必要的防磕碰包装,视频资料应控制在12分钟左右(与方案的电子文档刻录在同一张光盘上)。 评分要点:由评委结合视频材料,对参赛提交的作品评分。总计每队的5项得分,按从高到低排列名次,起评分8分,各队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得分B = 15-7(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 四.现场加工(20分) 此阶段主要目的,是具体考察参赛学生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所养成的基本工程素质、安全操作意识、机床操控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以及容易被忽视的制造成本分析及控制能力。 比赛要求: 参赛队按照提交的设计方案和加工工艺方案,在参赛现场,使用大赛组委会指定的材料,自行选择工艺路线完成车轮零件的加工操作(车轮零件的一端标有竞赛标识,处于直径为16毫米到24毫米的圆环内,加工过程中必须保留);在整个竞赛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大赛组委会提供和规定的各种机床,允许钳工作业。所用刀具、量具、工具等自备,不允许采用成型的专用刀具和专用夹具。具体限制详见资源配置单(另附)。 评分要点: (1)加工过程 竞赛评委根据加工过程中参赛选手操作是否规范,工艺参数选择是否正确,着装及护具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等为各队打分。满分10分,每发现一处违规,扣0.2分。若加工出现废品,重新领料扣2分。 得分C= 10 - 本队总扣分 (2)加工成本 该项目通过加工成本核算,主要考核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在成本相近情况下,鼓励采用先进技术设备。 根据参赛选手选用的车轮加工工艺,各工序的实际加工时间,参考竞赛组委会公布的现场可用机床的使用费用(具体标准详见随后发布的资源配置清单),计算出各参赛选手的总成本,按成本由低到高排名,满分10分,起评分6分,各队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 得分D = 10 - 6(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 五.尺寸测量(10分) 此项比赛要求学生了解尺寸加工精度和机械测量技能,满分10分。 测量尺寸:支架顶面到轴孔的距离58±0.035mm; 支架顶板4个安装孔中心园直径80±0.05mm; 每队以抽签的方式选出另外的三个队员,用自带的普通游标卡尺(0.02mm,不允许用数显卡尺)对这个队的支架零件的测量尺寸进行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精确到0.01mm)。每个参赛作品均需接受另外三个队三位选手的检测。 最后,由评委使用大赛指定的标准量具来评定每个队的6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测量结果每超差0.02 mm,扣0.1分。 作品的测量尺寸与大赛规定尺寸有误差的,每超差0.02 mm,扣0.1分。支架顶板和侧立板厚度不得小于8毫米,每薄0.02毫米,扣0.1分。 得分E= 10 - 本队总扣分 六. 组装阶段(15分) 1、组装前检验 组装前,由裁判验证车轮原大赛标记和结构尺寸,并在轮缘处 打上新的大赛标记。无大赛标记,视为违纪扣20分。结构尺寸不符合要求,扣2-5分。检测凸轮的径向跳动和相位差,分为三档(分别扣0分、2分、4分)。 2、组装 评分要点:各参赛队将轮组、制动和支撑机构组装完毕,记录 时间,由小到大排序。轮组组装不成功,本项分数为0分。无制动和支撑机构,扣5分。 得分F = 15 - 8(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总扣分 七、 最终质量检验(20分) 此阶段主要目的,是考察参赛学生对质量管理、质量分析、产品综合质量控制的掌握能力和运用水平,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素质。 重点检验组装后形成的配合间隙、性能及整体稳定性,用下面三项指标考核。 1.称重(6分) 从车辆节能和轻量化角度出发,将每队作品整体称重并排序。 评分要点:重量按10克1个档次划分,并按从轻到重排序,同一重量档次的参赛队名次并列。无使用功能的孔扣0.5分,工艺孔除外。 得分G = 6 - 3(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扣分 2.性能检测(8分) 轮组组装后,检验车轮转动的阻力、跳动量和轮轴固定情况。 比赛要求:固定支架,车轮向上。在给定车轮一定动能的条件下,让车轮自由转动,测量停止前转过的总圈数,并测量车轮的径向(用圆弧型接触头)和轴向跳动量。注:轮轴的润滑油有大赛统一提供。 (1)按总圈数由大到小排序; H1 = 4 -2(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 (2)按径向和轴向跳动量之和由小到大排序。 H2 = 4 -2(本队名次-1)/参赛队总数 (3)车轮转动时,若轮轴相对支架转动,扣1分。 得分H = H1 + H2 - 扣分 3.轮组固定后的稳定性检测(6分) 车轮制动并利用支撑机构,将轮组停立在标准钳工平面上,支架顶板处于水平状态。 比赛要求: (1)在支架顶板上加重量为3Kg,形状为100*100*100mm的金属块,重心位置距支架中心向设立支点的合成方向偏心20mm。 (2)在重物负荷下,分别加四个方向的风荷载(强风8级,v≤20m/s,工业风机、距离100mm)。 评分要点:每一项整体有明显变形或位移,扣0.5分;轮组失去稳定性或倒地,扣1分;若因轮组结构问题,不能进行测试的项目,按每项扣1分计。 得分I = 6 - 五项扣分 八、 答辩(10分) 此阶段主要目的,是综合考察参赛学生的工程知识水平(范围待发)、现场应变能力,旨在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公开答辩:累计前项总分,每组前6名进入答辩,每队答辩时间为6分钟。 评分要点:每队的三位参赛选手,以抽签的方式,选择两道题,回答时三人可以商量,每题5分。 得分J = 10 - 平均扣分 九、 公布成绩 总成绩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对参加比赛的两组参赛队,按各队的得分总和单独排列。前3名获得一等奖,第四-第八名获得二等奖。余下的队伍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2010年吉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 2010-6-12 |